一、前期准备
在进入正式的三维动画制作后,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。具体包括:
1. 规划与立项:确定动画的主题、风格、时长、预算等相关因素。
2. 故事板设计:根据剧本或概要确定每个镜头的拍摄角度、运动轨迹和场景布置等。
3. 角色和场景设计:设计和绘制角色和场景草图,并交由美工计算机化制作。
4. 音效剪辑和配音:撰写台词,配音员与编辑师录制和制作音效素材。
二、建模
建模是三维动画制作中最核心的步骤,它决定了整个动画的效果和质量。建模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:
1. 设计3D模型:设计人物、场景和物体等的基本形状和色彩。
2. 结构建模:建立3D模型的各个结构部分,包括动画内部的细节和构造。
3. 比例刻画:参照预先设置好的比例,将各个部分根据比例重置为真实比例。
4. 材质贴图:增加纹理和贴图,让模型更逼真。
5. 化妆渲染:根据每个物体的不同,给每个物体上色及其他特效。
三、动画制作
完成建模之后,我们需要让这些静态的3D模型真正动起来,这就是动画的制作过程,主要分为:
1. 动画规划:基于故事板制定动画的运动轨迹及时间长度等。
2. 舞台布景:按照设定好的场景,建立角色和背景模型等元素,将其组合在一起搭建舞台。
3. 动作手法:设计人物或物体的各种动作,可使用约束、关键帧等客观技术进行提高。
4. 时间线编排:编辑好动画的时间轴,利用时间线剪辑和粘贴,将各个部分组合成完整的动画。
四、渲染
渲染是将动画以图片序列格式导出的过程,完成后才能看到动画的效果。渲染过程非常复杂,包括:
1. 相机设置:设置相机的参数,包括视野、位置、角度等。
2. 灯光设置:根据场景和场景要求设置灯光,调整亮度和颜色等。
3. 物体属性设定:根据预先设定随参数,调整物体渲染时的有关参数,如表面纹理等。
4. 渲染设置:设置渲染输出分辨率、品质、文件格式等。
5. 渲染开始:在计算机上生成图像并保存为连续的图片序列,供后期制作和编辑使用。
五、后期配音和特效
完成渲染后,进行后期剪辑就成为制作完整动画的最后一步了。这一步包括两方面的工作:剪辑和配音,以及特效设计。
1. 合成和后期剪辑:将图片系列播出为连续的影片,进行音效和特效合成处理,并使用剪切和淡入淡出等技术加强画面的流畅性和艺术性。
2. 音效和特效设计:涵盖尽可能多的声音与图像层面的处理,负责插入各种食品、轰鸣声等声音往往是在这个环节中实施。
以上便是三维动画制作的过程,不同的项目会有不同的细节和工具的使用,但整体流程基本相同。三维动画制作的优点是灵活性高、传达效果真实而高效,它融合了视觉艺术和技术手段,逐渐成为广告、电影和游戏产业不可缺少的一项核心技术。